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于2013年3月發布《城市防洪工作現狀、問題及其對策》課題報告披露,據住建部對351個城市2008-2010年間的排澇能力專項調研發現, 62%城市發生過內澇, 39%城市內澇災害超3次, 53%城市目前沒有達到國家防澇標準, 79%非農業人口達15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沒有達到國家防澇標準。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是LID技術、城市排水防澇、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合流制溢流管理等多種技術的綜合集成,在建設過程中要發揮規劃的綜合協調作用,需要頂層設計,系統考慮。
城市防水排澇數據公共平臺建設,旨在通過計算機、物聯網、 3S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排水防澇的四化一庫一平臺,具體來說,四化指實現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數字化、排水防澇信息可視化、排水防澇監測實時化、排水防澇調度科學化;一庫指結合GIS技術,建成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數據庫;一平臺指建成統一管理的城市排水防澇數字信息化管控平臺。
城市防水排澇數據公共平臺建設將實現城市排水防澇的四化一庫一平臺。系統建成后,城市排水防澇管理部門,可通過排水防澇信息管控平臺實現遠程查看全市排水防澇設施運行情況,出現城市澇情狀況,可通過系統進行遠程監控調動,科學應對澇情。
基于地理信息平臺,實現管網信息、人員設備物資分布情況可視化。
通過安裝視頻監控、液位儀實現監測信息的實時化。
通過對重點積水區域市政排水管線及周邊城市設施的采集入庫,實現市政設施的數字化。
基于全面的數據,提供多種分析手段實現調度指揮科學化
聯圖科技將助力城市排水防澇數字信息化建設。城市防水排澇數據公共平臺
由 6 大子系統組成,包括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查詢子系統,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管理子系統,城市排水防澇業務審批子系統,城市排水防澇養護管理子系統,城市排水防澇在線監控子系統,城市排水防澇水力分析子系統。